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 变通 (第1/4页)
李俪君劝林九郎,做事要懂得变通。这话其实也是在提醒自己。 她总想着两年后的天宝战争,鲜于仲通领兵与南诏作战,惨败而归,折损了几万唐军,所以盼着能换一个比鲜于仲通更会打仗的将领来。 可如果天宝战争压根儿就不会发生,就算鲜于仲通这个军事草包一直坐在剑南节度使之位上,又有什么关系呢? 天宝战争是如何发生的呢?她在一二百年前做的唐史笔记上有记载,是因为时任云南太守张虔陀作死之故。他对南诏王阁罗凤苛索无度,还侮辱其妻子,又在朝廷诬告阁罗凤,并联合其异母弟,打算让后者替代阁罗凤成为南诏王,所以阁罗凤忍无可忍,出兵姚州,把张虔陀给弄死了。 杨国忠正谋求军功,好进一步往上爬,所以借机让鲜于仲通带兵出征南诏。最初阁罗凤还有些怂,想向鲜于仲通求和,鲜于仲通傲慢地拒绝了,一定要打一仗,结果全军覆没了,只有他逃了回来。 再过两年,大唐再次出兵南诏,本来是想要一雪前耻的。然而这一战又是杨国忠私心促成,强征士兵入伍,唐军士气低落,又水土不服,再次大败。 两次出兵南诏都落得惨败的结果,大唐腹地的精兵强将折损惨重,失去了二十多万兵力,边军实力从此压过了中央,安禄山便趁虚而入,掀起了安史之乱。 大唐从此失去了对南诏的控制。南诏改投吐蕃,直到几十年后,才重新归唐。 李俪君知道,史书上的记载,并不一定都是真相。虽说南诏王阁罗凤立下了《南诏德化碑》,列举了张虔陀的许多罪名,声明自己叛唐是不得已而为之,可那只是他单方面的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