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4节 (第4/5页)
等。 排除掉那些“外行看热闹,内行不用看”的华丽辞藻之后,唯一算是有实质性内容的部分,就是双方建立了一个“人才流通机制”。 比如复大的优秀工科学生,可以申请去蓉飞实习,积累经验,蓉飞也不全是保密任务,那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航空工业体系。 而蓉飞的年轻骨干,技术能手,也可以申请来复大进行短期进修,充充电。 两方的“老法师”,则每年组团搞两次学术交流,互相接待一下。 沪上看看葫芦串,蓉城看看大熊猫。 可以说是可喜可贺,强强联合。 复大以往在航天领域、军工领域,可以说并不怎么沾边,这次机缘巧合,开辟了全新的领域,接待的人力物力就算没白花。 倒也不是说百年名校非上杆子往上贴,而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嘛,能量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增加出来的。 谁会嫌弃朋友多呢? 蓉飞专家代表团的与校方领导,在光华楼前的台阶上,照了张大合照,日后将会挂在学校的某处。 值得一提的是,周瑞和“复瑞科技”全体也在其内,俞树焊死在身上的西装终于找对了应用场景。 五十几个人啊!只有他穿了西装,那叫一个有牌面! 排队的时候,摄影师都下意识让他往中间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大佬呢! 这也将是复瑞科技大部分人,第一次有机会挂在复大的墙上。 合照拍完,杨校长陪同吃了顿饭午饭,下午则把专家们拉去外滩看大糖葫芦去了。 只留下了几个关键人物,连同“复瑞科技”开了个小会,定了接下来的一些计划。 不远的以后,等“复瑞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