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我的植物园爆火全网 第85节 (第2/7页)
绍牌。 “中非彗星兰,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 以托着长长的花距、形似彗星的尾巴而得名。 该杂交品种延续了一部分母本的特点,唇瓣有细长的花距,底部藏有花蜜,方便与之匹配的昆虫进行授粉……” 孩子mama看了之后低头解释道:“你看, 这条须须叫做花距, 里面有花蜜, 用来给昆虫授粉, 只有经过授粉兰花才能繁殖。” “就像mama生了你一样。” “哦哦。”小女孩重重地点头, “兰花麻麻好辛苦啊,希望昆虫多帮帮它。” 周围的人都被她的童言童语给逗笑了。 其中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慈祥地看向小女孩:“现在中非彗星兰的授粉不再那么困难,已经能够人工授粉,只是要实验很多次才会成功,即使如此,也是难得的突破。” 与其说向她解释,不如在自我感慨。 小女孩歪了歪脑袋,没有听懂。 她很快从这位爷爷身上收回视线,努力踮起脚,睁大眼睛看向这几株美丽又奇特的兰花。 她还想伸出手摸一摸兰花须须,可惜够不到。 兰花区与围栏之间生长着浓密茂盛的蕨类植物,它们不仅是造景和生态的一部分,也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木桩放在兰花区的最里面,成年人伸出手臂也只能够到中间的位置,离粗大的木桩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更不要说在木桩上方伸出的兰花。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是叶晗保护兰花的一种手段,既能保证游客的观赏性、感受到原生态的体验感,同时不会让珍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