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的崛起_三百八十、王通的神来之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百八十、王通的神来之笔 (第1/4页)

    十一月中旬,天寒地冻,江州天空阴云密布,江州知府王通一纸《告民书》粘满大街小巷。

    不得不说,王通做官是差了一点,但让他写文章,却是一流的,不容置疑,而且他这文章大有作用,一下让江州的局势逆转。

    要说起文章改变世界的趣事,历史上也有不少。

    最有名的莫属陈琳讨贼檄文,李星洲向来最喜欢这段,《三国演义》中更是写得精彩万分,而在老版电视剧文戏演绎到巅峰。

    陈琳是有名文士,建安七子之一,袁绍攻打曹cao之时,让陈琳写过一纸笔伐曹cao的檄文。

    后来袁绍大败,曹cao攻下邺城之后抓获陈琳,怒问他骂自己便骂,为何要辱及父母?众将要求杀陈琳,曹cao却没杀他,令他带上当年檄文,同去墓前祭拜袁绍。

    待到墓前,曹cao让陈琳将当年檄文拿出来念,檄文写的自然文采华丽,却又十分恶毒难听,通篇都是变着法骂曹cao的话,手下众将听不下去,纷纷要求让他别念。

    曹cao却坚持让陈琳继续念,高声道:“念!为何不念,当年此文传至许都,我方患头风,卧病在床,此文读过,毛骨悚然,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才能自引大军二十万,进黎阳,拒袁绍,与其决一死战。”

    说罢曹cao怅然大笑:“真乃檄文如箭!此箭一发,却又引得多少壮士尸沉沙场,魂归西天。

    我曹cao不受此箭,壮士安能招魂入土,夜枕青山!星光殷殷,其灿如言,不念此文,cao安能以血补天哉!”

    众人皆默,陈琳便高声在袁绍墓前念完檄文。

    至于陈琳,曹cao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公元二一七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