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敌她,晚来风急_怎敌她,晚来风急 第11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怎敌她,晚来风急 第119节 (第4/8页)

他目前的情况,打算过了这阵风头,把人提出来,提到尚书省来,将来大房的造化就只能靠他了。

    谢大公子哭过那一场后,人也放松了不少,似乎放下了一般,与几人说话,也没了避讳。

    午后谢劭把他送到了门口,上马车前大公子突然回头道:“论眼光和才华我都不如三弟,兄长在此祝福三弟在东都大展宏图,一切顺遂。”

    回去的第二日,谢家便收到了谢大公子递回来的消息,谢大公子去求了太子恩赦,恳求回到凤城继续担任县令,替父赎罪。

    太子应允了。

    谢大公子连日赶回了凤城,没与谢家人辞别,只留下了的一封书信,托付谢仆射照顾好谢老夫人。

    父亲已故,母亲犯了疯癫,家中二弟担不起大任,家里离不开他。

    只有回到凤城,才是他最好的选择,祖母说得对,无论在哪儿,谋的是什么职位,只要心怀家国,都能为天下百姓做出一份贡献。

    —

    谢大公子回凤城后不久,东宫便颁发了一道告示。

    太子收裴卿为义子,改名周安,封中州节度使,回凤城,接替曾经太子的藩王府。

    告示一下来,宫中一片哗然,知情的倒觉得乃情理之中,裴卿初来东都身受重伤,靖王衣不解带地守了他两日,换药的活儿都是亲自动手。

    裴卿病还没好利索,便替靖王挡住了前太子的兵马,让靖王府免遭一劫,一来二往,朝日相处,不似父子胜似父子。

    事后靖王封为太子,谢家和杨家等有功劳的人都得到了赏赐,唯独裴卿的赏赐一直不见动静。

    不成想是有大恩惠在后头。

    不知情的臣子考虑到前太子的前车之鉴,斗胆前来提醒太子,“殿下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