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_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12节 (第5/7页)

  汉字是象形文字,排版工匠可以不识字,比对图形排版就行。但校对的人会识字,效率和准确率都会高许多。

    现在寒门士子仍旧很难找到出仕的机会,只能在世家勋贵招门客、文吏的时候投名帖碰运气。

    一些小世家或者世家旁系子弟也要先在世家勋贵中做家臣,等候被主家举荐的机会。

    当年名噪一时的“王谢”世家,谢安发迹前就在王家当过家臣。

    很多文人在等候机会时都要找些事做。只要识字,工作很好找。抄书的,代写信的,卖字画的,当账房先生的,只要肯拉下脸来,读书人是稀缺资源,总能找到事干。

    原本书铺抄书是读书人赚取生活费的最主要途径。印刷术兴起后,他们本来抱怨少了一大笔进账。没想到唐国公府的印刷铺招的文人比以前还多。

    文人们不需要再抄书,只需要坐在印刷工坊里帮忙校对。因印刷书籍很多,所以校对任务很紧张,需要的文人不少,除了油墨味道难闻了些,包吃住还有奖金,待遇相当不错。

    贫寒学子们不再抱怨了,挤破了头想入职。

    都城居不易,寻一个包吃住的地方很不容易。何况这可是唐国公府的铺子,有机会碰到贵人。说不定哪一日自己就被贵人看中,被招为家臣文吏了。

    李玄霸确实存了用校对师傅这个职位招揽寒门遗漏人才的心思。不然他就让唐国公府的家仆们来当校对师傅了。家仆们大多都是识字的,只需要给月俸,花的钱更少。

    没有印刷术的时代,寒门读书极其困难,很难出现人才。他知道捡漏的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