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26 (第4/4页)
因, 因此才与来接她的亲人一起离开的? 康熙从蜜菀留下的这把火*枪便看出了蜜菀口中的家乡毕竟是一个国力强盛、军事力量不容小觑的国家。倘若蜜菀的家人果真寻到了此处,能够有本事无声无息的潜入守卫森严的皇宫却没有惊动任何侍卫,那么他们自然也有这个能力带走蜜菀和两个孩子了。 康熙想到蜜菀在留给他的书信中曾经说过她的家乡距离大清非常遥远,此事令康熙既松了一口气, 又觉得心烦气躁。 康熙身为大清皇帝, 十分清楚倘若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与大清接壤或者距离大清很近, 那么对大清而言必定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因此,康熙觉得蜜菀的国家距离大清十分遥远也是一件好事。 然而,作为蜜菀的夫君,康熙又希望可以尽快找到蜜菀和孩子们的下落,将他们母子三人接回来,而蜜菀的家乡距离大清十分遥远,无疑增加了寻找蜜菀母子下落的难度,因此令康熙颇为烦恼。 康熙曾经以为大清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蜜菀留给他的东西令康熙再次有了巨大的压力与紧迫感。 为了使大清的江山社稷更加固若金汤,康熙在处理国事政务之余,将、、三部编年体史书重新通读了一遍,并且以朱笔在书中圈点,做出批注百余则。 与此同时,康熙严厉斥责了劝谏他继续沿用明朝以来一直施行的禁海令的几位大臣,并且于二月初正式下令废除了禁海令,下旨设立粤、闽、江、浙四大海关与外国通商。 诸位大臣虽然想不明白康熙的心思,但见康熙圣意已决,便也不敢再对解除禁海令一事提出质疑与异议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