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求变 (第4/5页)
广的民谚/歌谣:“宁负天子,勿恶梁门。”因为,据说你辜负了天子的期望,也不过是贬斥外放;只待新君继立还是有起复的机会。但是恶了持政中兴的梁氏,那就另回事了。 因为按照大唐过往的传统,被流放勋贵官员也不过是远至岭南;运气不好(历史上的韩愈),就只能在潮州、雷州喂鳄鱼,或去崖州(海南岛)种香蕉;运气好的,就可在繁华大埠广州优养度日。 但是落到梁氏手里,那可谓是生不如死,九死一生。因此在梁氏当政时期,对罪臣的去处则是动则万里起步;要么渡海远去大小澳与袋鼠为伴,要么去新洲教化殷人,要么去五方天竺复兴佛门。 相比之下,到窟说部(库页岛)去开矿,到瀚海达漠去吃沙子,到北海(贝加尔湖)去学苏武牧羊,都是相对温柔的优待了。因为至少你在理论上,还是有沿着陆路商道,九死一生逃回来的机会。 因此,当梁公终于接受了睿明元贞太后的建议,就此带着众多亲眷部属,远赴外域封国大夏养老之后。被压抑了数十载的朝野上下,几是感激涕零、歌功颂德不绝,尊奉睿明太后为“女中尧舜”。 由此,在睿明太后的扶持之下,令皇权再度得以重张,而压过并制约住了一贯追随梁公的扶政三家之后;奉先寺的立场也再度变得微妙起来。尽管还是敕封皇寺之一,但是已经沦落为第三等了。 甚至连驻寺的僧人,也是轮流从都畿道附近的柏粱寺、法海寺等几处北禅丛林,以二十年一轮派遣之。就是为了避免某一个宗派源流,独占这香火鼎盛的小胜地。如今正当少林下院柏粱寺的驻期。 而德信到任僧纲至今,也有十七个年头了。相比之下,他在驻寺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