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谭_第一百四十九章 托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托付 (第4/5页)

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虑,会将这项酎金贡务,委托给相熟可靠且有实力的大商家,代为采办和输运。具体到某个地域,则由两院指定大藩主(公室)总筹。

    虽然看起来,未免有些劳师动众而靡费人力物力,但却是维系天朝上官与诸侯之间,宗藩义理的重要纽带和宣称权所在。更何况,这些酌金也不是单独上供的,而是与诸多特产、土贡一起上路。

    而通常情况下,伴随这些诸侯家进贡的特产(国库)和土贡(内库),还有大批花钱买了扈从身份,而带领商队和船只同行的大量域外、臣邦的商家团体;所以进贡之旅虽然辛苦,却未必会赔钱。

    故而,这种酌金制度在经年日久的沿袭下来之后。对于大唐朝廷而言,就是一个变相搜括海内域外的贵金属;而用以维系形形色色历代发行的大唐通宝、宝钱,充当主要流通货币的本位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诸侯藩国从域外,以输贡为名反哺中土的过程;极大开拓了朝廷收入来源。也变相将曾占据了国家收入大部,传统延续了数千年的田税和户税,给压缩到排行第三的次要地位上。

    以至于有时候,朝廷为了防止丰年谷贱伤农引发sao变,或是灾荒时纷纷弃地流亡外藩过甚;反而要定期大量收购丰年的粮食,乃至在灾荒时发动全力予以救济;并以此为地方官的考绩内容。

    至于当今国家财政收益的第二个大头,则是源自大唐三十六道、十数个大小都护府、都督府的商税和车船费;再加上寰宇海内的诸侯、臣邦、外夷领下,各方商贸往来的椎税和市舶钱(关税)。

    因此,光是掌握着寰宇海内,四方九边诸侯的例行藩贡,加上这些杂税名目;就占据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