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应 (第3/4页)
动不绝,却敢自称丰亨豫大的铁血大宋一样,都是样子货么? “就是一些延边地方,不法之徒盘踞之所的自吹自擂而已。”何四恭恭敬敬的道:“故而莫说是贵官,便就是天下绝大多数百姓,也未尝得闻的。只是小人正巧戍边时,才略有所知。” 当然了,按照他的解释和介绍,这些所谓的大寇,比起那些旋起旋灭的马贼,流寇、山匪、江盗之流,无非就是在官军的围剿下,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始终剿之不绝、屡屡死灰复燃而已。 当然了,据说这些贼寇背后,多少都有一些前朝覆灭的延边各族、敌国,幸存下来的残党和余孽的影子。 比如活跃在青唐大都护府的“星宿贼”,传言背后就是当年被赶回雅龙故地的吐蕃残余,号称当年吐蕃王室禁军候补——阿里曲地的后裔;与象雄、苏毗之地的降服藩部,有着牵扯不清的干系。 又比如,盘踞在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之间,金山(新疆阿尔泰山脉)中的“万里沙”,则是个马贼、沙盗团伙的联合;背后有回纥汗国崩灭和内属后,北迁小海(贝加尔湖)遗族的影子。 还有在南平大都护府与黔中道之间,躲在十万大山的穷恶山水中的“黑山寇”,则号称是已经亡国的南诏蒙氏王族后裔,而在早年一度攻杀和屠灭过,好几个降唐内附的黑蛮部落。 但因此辈所在地域,不是荒芜贫瘠的不毛之地;就是路途遥远、险恶至极的穷山恶水;导致定期大军进剿的代价和成本过高;附近戍军、诸侯和土族部落的关系,又相对繁杂才得以苟存和延续。 因此,在边地固然是有点名声,但是除非万不得已,基本上绝少跑到内地里来活动的;因为他们的具体实力,也就在边疆逞性一时,却根本禁不起认真起来的朝廷,以政权力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