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章 临行准备 (第4/6页)
要的事情交给一个末微小吏,怕是朝廷会提出质疑。 二人随即表态吴雨生办差勤勉,多有政绩,可以发文吏部,给他升上一级。 为了让吴雨生背锅,二人也算是绞尽脑汁了,而这正是长生想看到的,便“勉强”同意,只道自己马上要赶回御史台处理紧急公务,保举吴雨生一事就由二人联名书写公文,发往吏部。 有了此番升迁,在他卸任户部尚书之时吴雨生再升一级,以侍郎之职行尚书之事就顺理成章了,不过那一级得留给皇上来升,当皇上得知吴雨生与自己并无私交之时,一定会升迁重用。 两个侍郎并不知道在无形之中提携了一个竞争对手,只当找了个背锅的倒霉鬼,不但没有闻嗅到危险,反倒暗自轻松,如释重负,窃喜联名,发文吏部。 离开户部,长生又去了一趟米铺,买了粳米,高粱,粟米,荞麦,莲子,五种米粮尽数研磨成粉,这些谷物都有健胃益气之效,混合之后既可以喂服母马催奶,亦可喂服马驹健胃。 回到御史台,长生去马厩寻到杨开,将米粉交给了他,说明用法之后自回公堂,自诸多公文中寻找毗邻西川那些州郡的吏治公文,西川甚是偏远,周围的州郡吏治腐败,但严查贪官所得赃款并不多,这正好给了他亲自前去督办的理由,皇上之前穷怕了,把钱看得很重,出去给朝廷捞钱,皇上自然不会反对。 长生此前还让余一暗中知会各地的巡查使,留意倭寇的行踪,但巡查使发回的公文中并未提及此事,对此长生也不感觉意外,一来时日尚短,对于道听途说的消息巡查使也不敢随便禀报。二来倭寇暗中行事,自然会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