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笼记 第450节 (第5/7页)
时代巢都那么夸张,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建设也相当圆满了。 在东亚,原来处于地形第三阶梯的江黄淮大平原,已经全部是广泛的淡水湿地了。 这是由于海底建筑规模过大,海平面大规模上升,为了维持住内陆生态。人们将河流入海流量截住,形成内陆淡水和海洋咸水区域的淡水水面压力平衡。确保原海陆边缘大坝,是陆地淡水朝着海洋流出,而不是海洋盐分朝着陆地渗透。 这样给地球生态带来了巨大变化,但是中低纬度地区生态链仍然保持完整。 例如大别山区,皖南南部高山区海拔仍然能确保陆生动物的繁荣。湿地替代的是农田。并且也未能对旧生态体系进行碎片化切割。 在东部冲积平原上,一片片水域被边长三公里六边形的水泥大坝分隔,这些大坝能供给人类驱车行驶在这淡水大草原上,其斜坡也给各个丘陵地带的陆生动物提供相互交流的通道。 …… 人类让渡了大量的陆地空间还给了自然,但是人类的空间并没有减少。 地球百分之七十的海洋地区现在正在被深度开发。 一个个长上百米、高四十米的复合材料构建的楼层,一层一层,从海底串联到海面。 依靠水浮力,建筑层数摆脱了重力的限制,而一串一串又会如同纸牌一样相互交叠(九品芝麻官银砖的那种交替搭建),留足了空隙。每一个模块之间留有了弹性的链接,也就是说,深海的地震不到9级,是无法让模块错位坍塌的。 …… 在某些星际位面,一些星球会建设复杂的地下城,在地球上,钻水比钻地要容易。 海水的立体空间被充分利用,二十一世纪那人均二三十平方米的住宅完全不能和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