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_出笼记 第2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笼记 第211节 (第7/8页)

链的生态位,有很高的准入门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以至于后发国家即使是提高教育,也得不到资本和技术的承接,而教育水平提高了却又难以参与低端工业生态位。在内卷中高端人才流逝,中低层则是留在本土产生不稳定。

    这一点卫老爷深有体会:作为个人,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学习,如果被安排的是简单重复劳作的岗位,被压榨最基础的体力,那么肯定是躺平了。

    然而在全球资本收割式的粗放治理下,高端制造的供应链上岗位就那么多,美欧方面自己都不够吃——大街上有那么多的文质彬彬的流浪汉,还得弹着小提琴卖艺呢。

    大型国家只有依靠更高的治理水平,持续不断的基础建设投入,才能让牢固的基础可以承受更多的高端科技产业链。

    例如:几万亿的高铁设施,养活大量电气供应链;大型的水坝让发电量节节攀升,养活了特高压电网的供应链;以及在城市普及电动力交通工具,支撑电池相关产业的进步。

    类似的,在潘多拉位面,统伐区主动插手碳循环,氮循环,让环境基础上可以做到供应人类主体的基因群更广泛的生存。这都是为了让基础能容纳占据高层食物链的人类。

    而在经营繁荣的经济生态链时,外部存在是想要进来觅食的,并且他们的目标仍然只有高端生态位。

    例如跨洋资本,建立app外卖公司。那他们绝对不会派人来做外卖员的工作,而是要金融管理岗位,要直接控制现金流。通过“优异,高效的资本管理”来最大化获得利润。

    发达国家中掌握资源的社会圈子(也就是精英们自认为的圈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