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我要向你借人了 (第1/4页)
蒋晴听明白了。 临江公司的模式是我有啥特殊的产品,然后去找这个特殊产品的市场。 陈阳刚才说的方式,是先去寻找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匹配县里的生产力。 就比如如果全国都需要一种产品,而恰恰这个产品平山县生产起来有优势——无论是资源优势还是成本优势,那么就可以往那个方向发展。 这个思路是很超前的,蒋晴眼前一亮。 确实,这个思路很多搞经济的一定懂,但零七年还没多少人在这么做。 只因为零七年还是个经济野蛮发展的年代,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经济圈,只要你有钱,闭着眼睛投进去大概率都能赚到钱。 可内陆的江阳省却没那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确实,这个年代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第三产业内需,也是条发展经济的康庄大道。 蒋晴一边琢磨陈阳的话,一边点头,忽而问道:“陈主任,这方面就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了,你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推荐,哪怕我亲自去请都可以。” 这话说得,看来蒋晴这女人的野心很大呀。 也的确,她放着市国资委那肥得流油的美差不干,下来做县长,必然是有很强的政治抱负的。 陈阳微微一笑:“领导,这人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佳欣可是正儿八经的会宁商业大学毕业的经济学硕士。这方面没人比她更专业了。如果她都不行,那估计就只能去京城找各位经济学的专家了。” 陈阳这一句话,把徐佳欣留给蒋晴的印象推得很高。 诚然,他认为徐佳欣也的确有这方面的能力。 更何况,自己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