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 就事论事 (第2/4页)
都算结党营私,那么在场的每一位的府上恐怕都有一些即将要参加科考的士子吧? 他们要是科举登科,对推荐他们的老臣自然会感激涕零,从而也会走的近一些。 朝廷的老臣们也在用人上会首先考虑自己举荐的学子,这叫任人唯亲了,难道这不是制度的错吗?” 李二被说的哑口无言,在范崇厚这件事情上,他做的确实有些过于武断了。 即便是有错,错也在法度。 如果一开始就把学子和老臣分开,只看其能力,人品次之,能者居之,那么也就不会有结党营私这种事情发生,或者说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会大大的降低。 李二闻言叹息道:“是啊,确实如此啊,那么平安侯,你认为该如何变革呢?” 方卓道:“依微臣来看,此次科举之后,全国设立基础学堂,小学堂,中学堂,只要年满十八岁参加考试,考中者进入太学,忧者,为官,差者,下放地方锻炼,如此才可真正做到筛选人才的目的,而不会被某个大臣或者是某一些大臣所左右。” 这是个好办法,只是全国范围内修建学堂要花费不少银子,目前国库空虚,承担不起这样的消耗。 终究还是钱的问题,要不然平安侯这个提议还真是一劳永逸的解决了科考这个问题。 平安侯提出的科考改革是完全违背旧贵族利益的,此言一出,朝堂上马上就出现了一些议论声。 “平安侯这是要干什么?独揽大权吗?”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制度的形成不是谁的一言堂,看着吧,陛下是不会同意的。” “陛下也要顾忌老臣们的意见,范崇厚应该是不会有事了,但是,平安侯恐怕要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