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章 军议 (第6/9页)
本策略之后,各部也随之开始调遣兵马。 张煌言所部前军被调到了东面,负责阻击清军的诱敌sao扰部队,这里地形复杂,明军的骑阵没有办法很好发挥作用,清军要牵制明军,最好的突破点就是这里。 而秦凯的中军主力自然是仍旧部署在南面,并分派了一个混编营,一个骑兵营的兵马在西面,与主力大军互成犄角。 任宣的大军除了留下一个战兵营,一个骑兵营作为预备部队以外,主力则被派到了江北,以防部分清军真的成功渡河了,可以就地截杀,不放过任何漏网之鱼。 各部兵马很快到位,而朱慈烺做完了这些之后,还不忘发文书劝降城内的包衣兵和绿营兵,八旗兵他虽然不打算大规模收俘虏,也知道对方不敢投降,但也仍旧在书面上给予了这些满人投降的机会。 当然,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也只针对那些战斗意志不坚定的,第一次当兵打仗,不过十五六岁的八旗新兵。他们的手上还没有直接沾满鲜血,对于明军的士兵来说,勉强可以接受。 比起多死几个自己人,朱慈烺倒是乐意把这些俘虏收了,他手下的兵,大部分都有爹有娘,甚至家里还有老婆孩子的,命可比这些鞑子的命金贵。 到时候战事结束了,退伍的士兵回家,用最新的工具种地,过安生日子。朱慈烺再把这些屠夫送去挖矿赎罪,不饿死就行,远比直接杀了更有价值。 毕竟,这些豁出性命的苦力活总是需要有人干的,这些鞑子干,总比自己的百姓干要好,还不用发月饷,更不需要给什么福利,成本还要低不少。 文书也确实有用,用风筝撒进济南城之后,城内很快又是一阵腥风血雨,上千绿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