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轰炸机登场 (第1/6页)
六月二日凌晨三点三十分,杨禹方向空军与海航下达了攻击第三护卫群的作战命令。 按照腾耀辉的要求,杨禹方对打击力量做了特别部署。 三点四十分,一架空军的kj-2000紧急升空,前去加强由kj-200支撑起来的制空作战指挥与情报系统。 作为支援力量,空军出动了第二架战略电子侦察机。 因为在二十九日的战斗中损失了六架j-20,仅救回了三名飞行员,而且这三名飞行员都在医院养伤,没法驾驶战斗机升空,所以一次能够出动的j-20只有八架,剩下的都得在地面待命。 杨禹方在这个时候撤回了一架kj-200,确保只用八架j-20掩护支援飞机。 仅仅五分钟后,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机起飞了。 不是战斗机,而是空军与海航三个航空师的六十架h-6轰炸机。这些轰炸机都在战争爆发前转移到了腹地机场,离东海数百公里,离战场更远,而且轰炸机的速度更慢,所以得提前起飞。 六十架轰炸机的打击能力绝对不容小觑。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h-6就用行动证明,在中国空军与海航中,还没有一种作战平台的打击能力能与之媲美。 正是如此,战后中国空军与海航都高度重视轰炸机的价值。 只是,空军与海航在发展方向上有所区别。 对空军来说,h-6再老当益壮,也是一种已经落后的轰炸机,即便在制空权有保证的情况下,也只是一种不那么强大的巡航导弹发射平台,最多能携带投掷距离在一百公里以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