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 余波 (第1/5页)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如果牧浩洋没有在四月九日清晨撤退,而是继续追击,有多大的把握歼灭美军舰队? 结果肯定不容乐观。 随后发生的事情证明,牧浩洋在清晨下令撤出战场绝对不是错过了机会,而是保住了中国海军的最后一支舰队。 四月九日上午九点半左右,“华山”号与“恒山”号遭到潜艇攻击。 这是整场海战中最后一场战斗,主角是美国海军的“克利夫兰”号攻击核潜艇,受害者则是“华山”号航母。在被四条重型鱼雷击中之后,这艘已经挨了十四枚重磅炸弹、舰体进水量超过两万吨的航母再也坚持不住了。一个半小时后,在拯救完全无望的情况下,舰长下达了弃舰令。十一点十五分,“华山”号被“狗鱼”号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在此之前,偷袭“华山”号的“克利夫兰”号潜艇已在反潜巡逻机与全电动潜艇的绞杀下被击沉,也算是抵偿了性命。 当时,“恒山”号没有遭到暗算,与及时返回主力编队的全电动潜艇有很大关系。 在“克利夫兰”号偷袭“华山”号的时候,已有六艘全电动潜艇返回,另外两艘离主力编队也不超过一百公里。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有三艘美军潜艇追上了主力编队,可是只有“克利夫兰”号抓住了机会,“费城”号与“西雅图”号在出手之前暴露行踪,结果只能落荒而逃。 可以说,如果不是全电动潜艇及时返回,“恒山”号也在劫难逃。 四天后,“恒山”号回到那霸,经过简单修理之后,于四月十七日回到大连,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修复工作,在二零三五年八月下旬再次返回舰队。似乎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中用光了坏运气,在随后的岁月里,“恒山”号三次遭到重创,但是三次都挺了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