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二章 晚打不如早打 (第1/6页)
虽然得到元首的指示,让牧浩洋在对欧问题上有了较为明确的目的,但是却打乱了他的战略计划,因为他准备在年底攻打夏威夷群岛。如果与欧洲联邦的谈判破裂,那么在年底就得进军欧洲大陆。 问题就在这里。 从军事上讲,进军欧洲大陆是陆军的任务,与海军没有多大关系,可是海军肯定不能错过这场好戏,总得意思一下吧,比如派遣一支舰队进入地中海,实现进军大西洋的梦想,在欧洲战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如此一来,海军能够用在太平洋上的兵力就将减少。 虽然到年底的时候,中国海军的兵力优势将较为明显,但是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在两条战线上作战的地步。如果派遣六支航母战斗群去地中海,那么在太平洋上,中国海军主力舰队就没有优势了。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攻打夏威夷群岛的作战行动要么提前、要么延迟。 显然,延迟不是理想选择。 虽然黄瀚林没有明确提出必须在二零五六年结束战争,但是牧浩洋却知道,肯定有希望在二零五六年结束战争,而且越早结束战争,好处就越大。另外,在战争部长的位置上,牧浩洋能够掌握很多连杜小蕾都不清楚的资料,因此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这场战争对国家造成的影响。 从经济上看,中国在二零五五年的战争开支将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十。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高的比例,也是在国内经济秩序基本上维持正常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