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二章 风云变幻 (第1/5页)
从因果关系上讲,伏尔加格勒战役是埃利斯塔战役的必然结果。 后来,魏成龙在其自传中就提到,如果没有埃利斯塔战役的大胜,伏尔加格勒战役就绝对不会在三月中旬开打,而他就能获得足够的兵力与足够的时间,攻占克拉斯诺达尔与新罗西斯克。 当然,考虑到魏成龙与戚凯威的关系,他的自传显然不大靠谱。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没有埃利斯塔战役的重大胜利,魏成龙肯定会更早的动用战略预备队。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伏尔加格勒战役不会在三月打响,而魏成龙指挥的军队也不可能攻占克拉斯诺达尔与新罗西斯克,旷日持久的伏尔加格勒会战将在三月份、最迟四月初宣告结束。 战后,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如果伏尔加格勒会战在三月底或者四月初结束,战局将对中国更加有利。比如,可以把用在该方向的部队派往西伯利亚,加快在西伯利亚战场上的进攻速度。还有一些人认为,这会使牧浩洋提前发动攻打澳大利亚的作战行动,比如提前到五月初。如果出现前一种情况,中国陆军就有能力绕过伏尔加格勒,避免在这块残酷的战场上损失大量兵力,同样有可能按照战略计划在年底攻占莫斯科。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则意味着中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反击将提前半年开始,也就意味着最终有可能提前半年结束第三次世界大战。 当然,这些都是推测。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历史不可更改。 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围攻伏尔加格勒的战斗由战略级降为战役级,即原先制订的战略包抄行不通了。 事实上,这也是导致伏尔加格勒会战僵持不下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战略级进攻,中国军队能充分利用战略机动能力的巨大优势,在更加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