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事态恶化 (第1/6页)
中日政府高层进行接触,磋商解决东海纷争,使得事态稍有缓和。 只是,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多久。 五月二十日,东京电视台率先爆料,宣称外务省大臣长谷川静弘在北京向中国国务院常务副总理黎平寇承诺,日本承认中国拥有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主权,并且将逐步归还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 这则新闻,就像一颗深水炸弹,激起了日本国内的暗流。 小林光一还没反应过来,国会里的民主党议员就开始发难,要求首相公开解释外务省大臣在北京的言行。 显然,这件事根本无法解释。 长谷川静弘在与黎平寇接触的时候,确实提到了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也确实商讨了行政管辖权等问题,但是绝对没有承认中国拥有钓鱼岛的主权,也没有就交还行政管辖权做出任何承诺。 根本没有的事,怎么解释? 如果小林光一出面解释,即便否认所有指责,也会让人觉得,东京电视台的报道不是空xue来风。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直奉行“不谈判、不接触”的政策。 与中国进行接触谈判,已经越过了政治底线,足以让内阁政府垮台。 这个时候爆发政治风波,显然有百害而无一利。 面对这个问题,小林光一采取了不回避、也不回答的态度,然后跟国会在野党的几个代表单独会面。 他的立场很简单,日本正处在关键时期,必须保证政局稳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