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市蜃楼 (第1/6页)
战后,欧洲人在痛批皮诺、甚至骂他是卖国贼的时候,却给予了黄瀚林极高的评价。 也许,这与黄瀚林统帅中国打赢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有关。也许,这与他处理战后世界秩序的手段有关。 在欧洲,很多人把黄瀚林跟“铁血宰相”俾斯麦相提并论,认为黄瀚林是唯一能与俾斯麦齐名的超级谋略家。 如果从影响上讲,黄瀚林所做的事情,绝对超过了俾斯麦。 当时,黄瀚林没有直接提到地中海的势力划分问题,而是提到了一个相关问题:阿拉伯国家联盟。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虽然在大战期间,阿拉伯国家是中国的盟友,叙利亚、埃及、约旦、伊拉克、沙特等国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在本质上是利益同盟。 这种同盟关系,很难在战后维持下去。 要知道,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结盟,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借助中国,来抵消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霸权,最终实现阿拉伯世界大统一。别忘了,纳杰夫早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十多年就提出了类似的想法。 大战结束了,还有什么办法能够阻止阿拉伯世界大统一? 中国直接出面干预,显然说不过去,而且会步美国的后尘。更严重的是,以色列已经成为历史,如果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翻脸,在中东地区就没有立足点了,也就无法借助第三方来牵制阿拉伯国家。说得直接一点,到时候,中国只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