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五十四章 自乱阵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自乱阵脚 (第1/5页)

    十一月二十三日,美国当局对总体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得到卢卡斯同意之后,麦卡锡放弃了以进攻冲绳岛为核心的西太平洋战略,把重点转向中东战场,在年底之前向中东派遣五个陆军师与两个陆战师,并且增派八百架作战飞机,帮助以色列击败阿拉伯国家,而乔丹上将竭力坚持的西太平洋进攻行动则被无限期推迟。

    这是开战之后,美国第一次偏离原定战略计划,或者说是否定了原定战略计划。

    战后,很多人就认为,正是这次调整,使美国错失了在两年之内击败中国,打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最佳机会。

    按照这些人的观点,如果麦卡锡没有调整战略计划,在十一月底依然坚持按照原定计划攻打冲绳岛,并且在年底正式发起,就算美国很有可能因此在中东战败,也能在中国的本土外围防线上打开突破口,为正式实施针对中国本土的战略轰炸打下基础,从而通过战略轰炸摧毁中国。

    事实上,这是非常片面的观点。

    首先,在战争爆发之后,中国的第一阶段战争动员之中,就包括把置于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工厂转移到内陆,并且在十月底就已开始,到二零五二年底,将完成百分之八十的内迁工作。以中国的本土防空能力,美军的战略轰炸行动很难对内陆构成威胁,至少在开战一年之内不会收到明显效果,而中国足以在此期间完成三个阶段的战争动员,战争潜力将全面爆发出来。

    其次,美国输掉中东战争的前提是丢掉印度洋的制海权,而美国为了在西太平洋上掌握绝对优势,前提也是从印度洋抽调兵力,因此美国必然丢掉印度洋的制海权,这等于解放了中国海军,使中国海军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用兵西太平洋,从而对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