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四章 小国的立场 (第1/6页)
让牧浩洋决定在澳大利亚东北地区上岸,与一个人的意外死亡有关。 此人就是东帝汶总理奥比耶。 到大战爆发的时候,这个独立了半个世纪的国家,依然是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一,全国大约两百万人中,有一百二十万需要靠救济度日,而且全国所需的基本物资基本上依靠国际援助。 在东南亚地区,东帝汶又是最不起眼的国家之一。 大战爆发前,东帝汶是东南亚地区,除了永久中立的文莱与亲美的新加坡之外,唯一没有与中国结盟的国家。 原因很简单,东帝汶是一个天主教国家,有将近百分之九十五的国民是上帝的信徒。 当然,在大战爆发前,东帝汶与中国的关系并不好,即便没有直接矛盾,也一直把中国看成最大的威胁。主要就是,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结盟,而东帝汶原本就是从印度尼西亚独立出来的,一直对印度尼西亚怀有戒心。受此影响,在战前半个世纪,这个贫穷的国家一直坚持亲西方的政治立场。 最初几十年,东帝汶的亲西方立场并没得到多少回报。 不管怎么说,美国肯定看不起东帝汶这种即没有人口、又没有资源、还没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小国。 直到菲律宾爆发内战,随后亲华政府上台,美国才开始重视东帝汶。 大战爆发前的几年,美国一直在设法拉拢东帝汶,甚至打算把东帝汶打造成东南亚的第二个新加坡。 只是,东帝汶只是倾向于西方,而不是投靠西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