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机会 (第1/6页)
十七日下午,在美国海军航空兵参战的时候,向安曼运送地面部队的行动也开始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主战场方向上,以军与美军能够暂时获得空中优势的主要原因,因为在进行空运的时候,部署在伊拉克的中国战斗机首先得掩护前往安曼的空中走廊,然后才是掩护叙利亚的地面部队。结果就是,当天下午叙利亚战场上的中国战斗机不到五十架,而以色列与美军至少投入了两百架战斗机争夺制空权,后面还有三架大型预警机、以及数十架支援飞机撑腰。 这场战略空运来得非常及时。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十七日中午,在攻占了贾比尔站之后,巴拉姆的参谋又提出了攻打安曼,而且巴拉姆这次真的动心了。到了当天下午,随着制空权到手,以军在突击叙军防线时没有遇到太大阻力,巴拉姆给三个预备旅下达了命令,准备在傍晚向安曼进军,争取在夜间攻占安曼。 当时,巴拉姆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后勤保障。 前面已经提到,安曼是约旦的交通枢纽中心。就算以军控制了安曼以北地区,但是交通网的运输能力仍然无法满足前线部队作战需要。更重要的是,根据十七日上午的战斗,巴拉姆不难判断出,如果在叙利亚境内与中国军队决战,以军对后勤保障的要求将大大提高,也就有必要控制安曼。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以军总参谋部在十七日上午做了评估,如果不能控制安曼,打通另外两条交通线,以军前线部队的作战物资将在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