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 战术新应用 (第1/6页)
进入战术指挥阶段,黄峙博不再是决策者,而是观摩者。 只要还在按照计划进行,哪怕是备用计划,黄峙博都不会插手战术指挥,而是充分发挥参谋的能力。只有在战役到达重大转折点,或者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时,黄峙博才会以决策者的身份为参谋指点迷津。 这也正是黄峙博广受参谋喜欢的地方。 任何参谋,都不喜欢司令官在一旁事无巨细的指手画脚。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第一阶段作战行动由戚凯威与母祁铁共同指挥,只是两人也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戚凯威负责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而母祁铁负责空中部队的作战行动,两人需要密切配合。 首先出动的不是地面部队,而是空中部队。 志愿军缺少先进战斗机,但是并不缺少战斗机。 在电磁战发挥威力之后,中国空军那些众多老掉牙的战斗机终于有了发挥余热的机会。 在此之前,志愿军分两批获得了近千架j-7与j-6,还有少量早期型的j-8。这些战斗机大多在中国空军服役,只是性能已经落后,要不了多久就会退役,所以状态还算不错,能够直接使用。 看上去,近千架战斗机不算少,可是在作战使用中,这些战斗机就是大型巡航导弹。 一千枚巡航导弹,肯定不算什么。 在志愿军全力推行电磁战之后,老式战斗机的重要性显现了出来,只是中国空军却没有更多的老式战斗机了。 准确的说,是没有更多现成的战斗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