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 潜艇的盛宴 (第1/6页)
海面下,经过两个小时的耐心等待,曲少丰终于确定是虚惊一场。 两点半左右,曲少丰突然终止了已经启动的攻击程序,因为侧舷被动声纳截获了三个可疑信号。 转为反潜作战模式后,曲少丰让“电鳐”号放出了拖拽式声纳。 虽然拖拽式声纳的探测距离比侧舷声纳阵远得多,能够截获更加微弱的信号,但是测向与测距能力比不上侧舷声纳阵,只能确定噪声源的大致方向。如果要精确锁定目标,还是得依靠侧舷声纳阵。 可以说,潜艇上最重要的就是侧舷声纳阵。 最近二十年来,潜艇声纳系统的发展方向就是高度重视侧舷声纳阵,甚至因此对潜艇的其他性能指标产生了影响。 在电子技术相当的情况下,决定侧舷声纳阵性能的因素只有一个:线度。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大小。 一般情况下,攻击核潜艇的每一侧有两块、或者三块声纳阵,而声纳阵的大小、以及间隔距离直接决定了探测距离与精度。 只有做得足够大、而且隔得足够远,才能提高探测距离与精度。 如此一来,世界各国的攻击核潜艇越造越大。比如美国“海狼”级的水下排水量就超过了一万吨。虽然随着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构成声纳阵的基本单元越做越小,意味着能够在更小的面积上布设更多的基本单元,但是声纳阵的部署间隔距离仍然受到艇长影响,结果是攻击核潜艇越来越细长。比如“弗吉尼亚”级的水下排水量比“海狼”级少了两千多吨,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