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进攻型将领 (第1/6页)
虽然在伊朗战场上,蒋博文跟戚凯威唱了反调,还差点让戚凯威下不了台,但是不可否认,蒋博文是戚凯威的得意门生,深得戚凯威真传,与戚凯威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有着极为清楚的大局观。 八月下旬,在得到代战区司令任命后,蒋博文首先让撤退到西部山区的伊朗军队主动sao扰美俄联军,并且通过以前的关系,即与虞世辉的关系,从伊拉克向该地区的伊朗军队提供支持与援助。 当时,虞世辉已是陆军上将,以及中东战区司令。 这种sao扰性的军事行动,对打击美俄联军没有多大帮助,但是能够最大限度的牵制美俄联军的作战部队。 更重要的是,伊朗军队非常擅长打游击战。 要知道,早在二十一世纪初,伊朗当局就制订了本土战略防御计划,把依靠山区进行的游击战放在了非常高的位置上。当时,伊朗甚至在革命卫队下,组建了专门的部队,长期进行游击战训练。虽然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准确的说是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之后,伊朗的安全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伊朗当局没有降低对本土游击战的重视程度,因为伊朗的所有领导人都知道,即便能成为中国的友好国家,也很难在世界局势大体和平的情况下成为中国的盟国,也就不可能获得绝对的安全保证。 长达数十年的游击战训练,对伊朗军队产生了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影响。 在正面战场上,伊朗军队的表现非常糟糕,甚至可以说是一触即溃,即便在面对战斗力同样不怎么样的俄军时,也很难有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