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一百二十四章 厚积薄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厚积薄发 (第1/6页)

    如果说,“金枪鱼”级全电动潜艇是中国海军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主力,那么被命名为“长城”级的攻击核潜艇就是中国海军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骨干,而且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初期最先进的攻击核潜艇。

    虽然在最初的时候,海军要求把水下排水量控制在一万吨左右,最多不得超过一万二千吨,但是参与竞标的几家造船厂都提出,在采用磁流体推进器与jh-45反应堆后,排水量不可能控制在一万二千吨以下。

    经过重新审核,海军调整了方案,把排水量放宽到了一万五千吨左右,最大不得超过一万七千五百吨。

    从排水量上看,“长城”级已经是当时最大的攻击核潜艇了。

    最终,武汉造船厂提交的设计方案以绝对优势胜出,在工程实施阶段,武汉造船厂与青岛造船厂组成了联合体,共同负责建造工作。具体cao作上,由武汉造船厂负责主要模块的建造工作,然后在青岛造船厂组装。主要就是,武汉造船厂在长江中游地区,最多只能建造万吨级舰艇。此外,在“黄貂鱼”级与“金枪鱼”级的建造任务中,武汉造船厂承担了总装工作,船台早就被占满了。

    除了大,“长城”级的性能也极为出色。

    按照武汉造船厂提交的设计方案,“长城”级的最大潜航速度达到了四十七节,而且能以四十五节的速度持续航行,四十节时的噪声强度在九十七分贝到九十九分贝之间;最大下潜深度为九百八十米,极限下潜深度为一千一百四十米;水下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