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章 围点打援 (第1/6页)
最初几天,诺日罗夫没有做什么破坏性的事情,主要是战局处于胶着状态,谁也料不准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以当时的情况,甚至可以说每一场战斗都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比如,美俄联军在格罗兹尼少坚持一天的话,这场会战的结局就会截然不同,美俄联军在斯塔夫罗波尔多坚持一天的话,也会使整场战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埃利斯塔的中国军队如果晚一天行动,结果更会大不一样。 总有言之,当时的战场局势非常模糊。 诺日罗夫再自大,也不会在看清形势之前出手。 打到二月十四日,第一个变数产生,即斯塔夫罗波尔被中国军队攻占,美俄联军开始向克拉斯诺达尔撤退。 这下,战场局势变得对俄军不太有利了。 斯塔夫罗波尔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座城市扼守着从北面通往埃利斯塔与从南面通往格罗兹尼的两条铁路线,前者关系到了中国军队的后勤保障,后者则直接决定了美俄联军在格罗兹尼的战斗。 当时,格罗兹尼的战斗还没结束,美俄联军还在坚守。 斯塔夫罗波尔失守,意味着格罗兹尼的数十万美俄联军将无法直接向西撤退,只能翻越高加索山脉,然后从格鲁吉亚的苏呼米前往索契,再从沿海公路去新罗西斯克、或者是沿铁路经阿尔马维尔前往克拉斯诺达尔。显然,这条路线非常遥远,主要是格罗兹尼这边没有穿越高加索山脉的铁路。 事实上,就算有穿越高加索山脉的铁路,格罗兹尼的美俄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