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小事化大 (第1/6页)
十一月八日,经过十二天的准备与运送,第十三集团军全部到达叙利亚。 当天傍晚,一支由一个装甲营与一个机械化步兵营组成的突击集群进入戈兰高地,对以军防线进行了试探性攻击。交战不到一个小时,突击集群主动撤退到叙军防线后方,与以军脱离接触。 这场战斗,根本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 第十三集团军司令官蒋博文少将只要求试探以军防线强度,以及提振叙军士气,因此没有让突击集群展开来打。因为第十三集团军的主力还在大马士革附近,后勤准备工作也没有完全到位,所以蒋博文也不可能发动真正的进攻。用一些士兵的话来说,这只是在告诉以色列国防军,“我们来了”。 显然,这次交战,确实收到了预期效果。 战斗结束后不到半个小时,以色列总理就跟美国总统通了热线电话,要求美国立即出兵以色列。 随后,以色列外长照会康拉德,要求美国立即提供六个旅的装备。 似乎,这六个旅的装备,关系到以色列的生死存亡。 显然,实际情况没有这么严重。 第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蒙受了奇耻大辱,随后的国家政策,毫无悬念的走上了穷兵黩武的道路。凭借海外犹太人的巨额捐助,以色列国防军在十五年之内,不但完成了重建工作,还把兵力规模扩大了一倍以上,而且提高了预备役级别,几乎把所有成年公民都训练成了军人。 与之相对应的,以色列的战争准备措施也十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