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两强相争 (第1/6页)
因为在前几种战斗机上,只有一名竞标者进入验证试飞阶段,空军将在这个时候赋予新式战斗机正式编号,所以j-31/j-33项目进入验证试飞阶段,空军依然赋予了正式编号,只是在后面加上厂家后缀进行区分。 沈飞的是yj-31s与yj-33s。 这里的“y”,表示“验证”,即表明是验证战斗机,而不是量产型。在量产前,还需要修改很多设计,甚至得做大幅度修改,战斗机的很多地方,包括外形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加以区分。 六月三十日上天的是yj-31s。 这也可以理解,空军是j-31/j-33的主导方,因此空军型是基础,海军型是在空军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为了降低研制难度,飞机制造厂肯定会首先保证空军型,而不会首先保证海军型。 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 yj-31s的首飞非常成功,由沈飞头号试飞员驾驶,在升空后盘旋了十五分钟,其间没有收起起落架,以便随时迫降。所幸的是,没有发生意外情况。在初步检验了飞机的动力系统之后,首飞就结束了。 按照沈飞的安排,yj-33s将在七月一日进行首飞。 也就是说,沈飞同时完成了yj-31s与yj-33s的试制工作,并且同时生产了两架进行验证飞机。 显然,这与牧浩洋有很大的关系。 谁都知道,牧浩洋是海军大将,而且负责装备发展工作。yj-31s与yj-33s能否迎得军方的合同,还得由牧浩洋说了算。如此一来,沈飞的负责人自然不会怠慢海军,也就把海军型的研制工作提前了几个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