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扩军浪潮 (第1/6页)
黄峙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送牧浩洋去机场,肯定不是为了在路上随便聊几句。 军事变革已经到来,是个不争的事实。 在中国军队忙着整顿军备,为二十年内的装备发展进行全面规划时,其他强国也推出了类似的军备计划。 做为全球头号大国,早在七月初,美国对二零一六年初通过的《国防力量远景规划》做了修改与补充,加快了某些军备项目的发展速度,整合了某些军备项目,也推出了一些新的军备项目。 为了保持全球第一的军事力量,美国的举措非常有力。 按照新的远景规划,从二零二二年开始,美国将对现有的装备进行更换,在二零三七年之前更换所有武器装备,包括在二零一五年才正式服役的f-35系列战斗机,几乎同期服役的“福特”级航母与“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以及第一批次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与全部“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还在设计的几种装备,比如cg-x巡洋舰、ssn-x攻击核潜艇与ssbn-x战略核潜艇,以及f-x战斗机、b-x轰炸机与e-x综合电子战平台,都将重新设定性能指标。 如此大的动作,只有一个目的:适应未来战争。 第二次朝鲜战争与东海战争已经表现出一些未来战争的特点,比如高强度的兵力应用与恶劣的电磁环境。美韩联军在朝鲜半岛遭到的惨败、以及日本在东海的惨败都证明了同样的问题,即不能适应全新战争方式的军队,将难以在未来战场上立足,更难以在未来战争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