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孤注一掷 (第1/6页)
“约叙战役”可以说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中东战场上的第一个转折点。 这场战役,以军的总目标是围歼库奈特拉省与德拉省的叙军主力,打开前往大马士革的大门,次要目的则是控制叙利亚南部与约旦北部地区,把以色列的战略防御纵深增加两百公里以上。 必须承认,以军的战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最初阶段,以军准备投入十二个装甲旅与二十四个步兵旅,随后增加到了十八个装甲旅与三十个步兵旅,前线总兵力超过二十四万,后方则动员了五十万预备队。空军方面,除了面向埃及的空中打击之外,以军动用了一千二百余架作战飞机,其中战斗机超过八百架。为了增强打击力度,以色列海军还在战斗开始后,对早已封锁的叙利亚港口进行了打击。 同样得承认,以军的计划制订得相当完美,而且很有弹性。 别的不说,在安排作战任务的时候,巴拉姆只向前线指挥官明确的最高目标,没有限制作战部队的战术行动,赋予了前线指挥官很大的决断权,使以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而不是后方指挥部的预测发动进攻。 在这一点上,以军表现出来的能力丝毫不比第十三集团军差。 问题是,这场战役的发起时间足足拖延了十天。 要知道,巴拉姆原本希望在十一月五日就发动进攻,结果西奈半岛上的进攻行动不大顺利,原本计划派往戈兰高地的十二个步兵旅没能及时到位,迫使他把进攻时间推迟到十一月十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