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七节 诗经的正确解读方式(2) (第7/8页)
在西方,人类一思考,雅威就笑了。 而在中国,儒生一思考,孔子就哭了。 因为,又有人在想办法曲解和扭曲他的意思了。 此刻,整个世界都是一片寂静。 人人都皱着眉头,思考着张越的问题。 孔子为何要将《关雎》作为诗经首篇?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何等高深莫名的道理? 只是想想,人人都血脉偾张,难以自抑。 甚至有人觉得,若能破解这个问题,得到合理解释,那么大家距离孔子的道路就又近了一些了。 张越却是静静等待了片刻,然后微微理了理衣襟,道:“七八年前,先亡兄讳安,念小子顽劣,欲延请名师教之,乃不惜变卖土地,携小子东行河间,以觅名师……” 说道这里,原主的记忆就不可避免的浮上心头。 那些在河间的日日夜夜,亡兄的委屈和泪水,仿佛就在昨日,就在刚刚,清晰无比,让他感同身受,眼眶也忍不住发红、湿润。 “时至晚春,小子至今记得,当时yin雨霏霏,河间无日不雨,长兄携我住于君子馆外十里之村舍,朝听颂诗,暮闻颂义……” 所有人都只是静静的听着,汉人尤讲节义。 特别是兄弟之情,兄友弟恭的故事总能博得人们好感,更别提张越如今也算功成名就了。 这样一个大人物,讲述亡兄的故事,谁敢打扰? “当时,盘缠将尽,长兄点不起油灯,每日只能早早睡下不能读书……”说到这里,张越的眼角就流下了泪水,不过这是演的。 其时,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