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八节 大学阀的第一步 (第7/8页)
两句——正华夷之别,宣诸夏之义。 在他看来,诗经里确实有很多讽刺的篇幅。 但像毛诗这么玩,将除了大雅之外的全部篇幅,都归于‘讽刺’之篇,这就是乱弹琴了。 若让他们这么搞,他的‘昭昭天命’理论就很难完成了。 要知道,张越的计划,离不开《诗经》的加持。 他需要也必须得到来自先王和先贤们的加持! 至于三家诗会不会上钩? 这个问题,张越几乎不担心。 原因很简单,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诗经》依然只有风雅颂。 后世人们常知的国风系统,完全不存在(这是郑玄划分的),不仅如此,诗经的理论体系,也是一片混乱。 有点像后世最初的互联网创业者,各个学派只是匆忙的占了个地皮。 当对于今后何去何从?该走那条道路? 没有人知道,也不可能知道。 这正是穿越者的优势所在。 更别提他脑子里有大堆资料和信息,可以拿来当鱼饵,不怕别人不跟着他走(假如有人不跟他走,那张越只能让他去跟孔子走了)。 ……………… 解延年此刻却已经是汗如雨下。 他的内心纠结无比,不知道该怎么抉择了。 思虑了良久,终于,他扛不住来自内心的压力和来自良心的谴责。 他缓缓的,一点一滴的弯下腰,以无比谦卑的姿态,对张越深深拜道:“先生于《诗经》之道,远胜于吾,今日闻先生教训,方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之真谛!” “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