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_第两百五十三节 气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五十三节 气节 (第2/8页)



    若说这些是未来发生的,与汉室社会环境不符。

    那么,汉室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出名的故事,也能佐证这个事实。

    想当年,高帝刘邦,生平最恨儒生。

    动不动就要殴打和鞭笞儒生,甚至当众在儒生的帽子里撒尿。

    然而,儒生因此离开他了吗?

    没有!

    相反,随着汉军节节胜利,帝国的创建。

    前来依附和投靠,求取富贵的儒生,如同过江之鲫,似大河之沙。

    大儒叔孙通,甚至为了讨刘邦欢喜,于是连儒冠和儒袍这些刘邦不喜欢的东西也丢掉了。

    他传说楚服,戴上楚冠,学着楚人的口音,觐见刘邦。

    刘邦大喜,终于愿意他唠叨一下儒家的学问了。

    甚至还授给其大权,让他设计和制定汉室的礼仪。

    走过刘邦的时代,时间来到文景。

    太宗皇帝和先帝在位的时候,儒学开始渐渐发展并兴盛起来。

    然而,在中央,儒家依然是一个泥腿子,一个破落户。

    无论是太宗还是先帝,都不喜儒生。

    太宗皇帝喜欢的是黄老清静无为之学,而先帝爱的是法家刑律军国之说。

    朝野大臣两千石,一个儒生也没有。

    哪个时候的儒生,可是逆来顺受的很,也特别擅长忍辱负重。

    比如说齐诗派的辕固生因为得罪了窦后,几乎被丢进兽圈里,要去与野猪搏斗了。

    儒家的崛起,掐着时间算算也就这三四十年罢了。

    儒学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其实,与汉匈战争是密不可分的。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