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_第两百五十节 公考(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五十节 公考(1) (第2/8页)

  但现在……

    整个舆论界,对新丰的这个公考模式,都是一片赞颂。

    特别是公羊学派的学者们,纷纷公开称赞说:用人唯贤,三代之所以昌盛也,唯才是举,成康之所以鼎盛也……长孙承陛下之大志,取才唯公,此社稷之福!

    其他学派,也都是一片阿谀奉承。

    没办法,他的皇祖父,当今天子在回銮长安后,就在朝会上拿了新丰的公考举了例子,洋洋得意的告诉群臣:长孙素承朕志,躬行朕教,今新丰公考,为国选吏,朕心甚慰!甚慰!

    活脱脱就是在炫孙。

    而天子开口表态定性后,文人士大夫们,难道还敢顶嘴?还敢说天子说错了?

    只能是从三百六十个角度,拼命找资料和例子,证明新丰公考确实是顺天应人的好制度。

    谁要敢说不是?

    恐怕第二天就得去廷尉衙门喝喝茶,仔细检讨一下自己内心之中是否真的对大汉社稷忠诚?甚至严重一点,碰到廷尉看你不顺眼,那恐怕你还得仔细检讨一下,自己内心之中是否对大汉天子恭顺?

    反正当初,大农颜异就是被张汤用一个腹诽的罪名给咔嚓掉的。

    于是,舆论能议论和非议或者说建议的地方,就剩下公考制度的程序了。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新丰的公考制度虽然‘美则美矣’,但还不够‘好’。

    为什么呢?

    因为,考试的内容不够高大上啊。

    还有那个面试程序,更是多余!

    我辈士大夫,靠的就是文学!

    凭什么要去做事呢?做事那不是刀笔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