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2 (第3/4页)
在意臣表的言辞。 他们几乎是将所有能说会道的人都集合在一起,就差将皇帝说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能力胜过秦皇汉武了。 但是,他们不傻,在看到大庆皇帝的态度之后,他们立即意识到,他们得到的消息有误,这代的皇帝不好忽悠,就不约而同的将最有诚意的那一份递了出来。 作为这次战争的主力,洪沙瓦底地使者硬着头皮说道:“这次是我国大学者们写的,是为了体现对皇帝陛下的尊重,之前的,是武将所书,但我们都是诚心诚意归降的。” 另外两国使者一听,也赶紧表示同意,他们也是这样的。 太子对他们的狡辩不予置否,只是又淡淡地问道:“所以,书写的都是用的你们自己的文字?” 三国使者懵了,这降书不用自己的文字书写,那用什么文字?但还是点头表示是这样的。 太子摇头叹气,然后转身对皇帝拱手道:“启禀父皇,儿臣知道,大都督为何接到降书,仍不停手,这确实是个误会啊。” 皇帝嘴角一抽,但还是配合地问道:“太子为何如此笃定,且说来听听。” 太子道:“回父皇,依儿臣所见,大都督根本不认识降书上的内容,反倒以为他们在挑衅!” 这下别说是三国使臣,就算是站班的文武大臣们闻言,都差点儿趴下了。 皇帝勉强没让自己被口水呛到,看了一眼傻眼的三国使臣之后,问道:“太子所言可有依据?” 太子道:“据儿臣所知,荣国公征战沙场数十年,虽有儒将之称,但本身文采却极为一般,对他国文字,更是不可能认识。” “听闻,二十三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