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4章 不服别当官 (第1/8页)
征辟举人为衙门官吏,这并不是什么稀有之事。 本身举人就可以入朝为官,只不过最多只能在地方府县两级打转,运气好一点还能在退休前混个京官主事、郎中之类的做一做。 只是赐举人以同进士出身。 这一点让包括詹徽在内的众人心生迟疑。 出身就是出身,若是当真只因为这些举人为朝廷效力,做出了政绩,便要赐予同进士出身,这让那些真正的两榜进士又如何想。 往后若是一直执行这样的政策,朝廷的两榜进士含金量,岂不就成了烂大街的玩意。 更重要的,若是往后出现个举人出身被赐下同进士出身的人,在朝中做到了六部尚书的位子,那让其他人怎么想,怎么去面对。 然而朱允熥却就是要将已经在中原流行了数百年的两榜进士给弄得一分不值。 到最后,只是作为一种学历认证。 他当即又道:“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万般谋略,皆为谋国。朝廷取材,便要不拘一格。用人朝前,论功在后。朝廷秉持仁义,则天下人才敬仰。” 这话是对詹徽等人说的,但却更是对老爷子说的。 朱允熥说完之后,微微抬头看向神色不明的朱元璋。 老爷子还未开口,一旁的朱标却是先开口说道:“儿臣以为,此举可试行于交趾道。激励举人为朝廷效力,更能免去朝廷对新征之地或出现贪官污吏的担忧。更能效仿商君徙木立信之事,竖立朝廷公允仁义。” 太子开了口,更是那已经被大秦车裂了千年之久的商鞅来说事,且理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