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明_第1126章 盖棺定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26章 盖棺定论 (第1/4页)

    "若是日后皇太极伏诛,敢问如何封赏祖大寿等人,莫不是要授予国公不成?"

    次辅朱国桢铿锵有力的声音在乾清宫暖阁内悠悠回荡,令得本是斗志昂扬的兵部尚书孙承宗和户部尚书毕自严都是面露迟疑;一旁的首辅周嘉谟则是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胜券在握的点了点头。

    话已然说的这么明白了,应当能令天子回心转意吧。

    ...

    案牍之后,一身常服的朱由校微眯着双眼,修长的手指毫无节奏的轻轻敲击着面前的桌案,表情若有所思。

    大明以武立国,太祖朱元璋曾于洪武年间先后数次敕封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予以"国公"之尊位,并允许子孙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靖难成功以后,成祖朱棣为了回馈追随自己的心腹们,也封赏过几名国公,同样允许世袭罔替。

    自此之后,大明便不再授予"国公"之殊荣,唯有到了天顺年间,大明留学生朱祁镇为了回馈在"夺门之变"中出力良多的臣子,破例将武清侯石亨晋封为"忠国公"。

    但好景不长,受封忠国公的石享权欲迅速膨胀,引起了朱祁镇的不满,随后将其革职下狱,"忠国公"的爵位便是被收了回来。

    除了石享以外,成化年间还曾"晋封"过一位国公。

    景泰二年,朱永袭封抚宁伯,获赐世券,并在天顺年间得到了朱祁镇的重用,统率三千营,后又兼领神机营。

    成化元年,第一次荆襄流民起义爆发,朱永与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