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千二百四十七章 气运长生 (第7/8页)
田里能收成。 百姓就能凑合着活。 明末几次大起义,也是出现在旱灾频繁的地区。 导致农业生产彻底完蛋。 而江南其实相对来说税负被安排的就更重。 一直都是实行的江南重税负,只不过到了后期江南的士绅力量强大,能拖能抗能躲…… 导致最后反而穷省提供了更多的税。 又因为有足够水,所以百姓有活路。 活路更多。 江南一直没有事。 苛捐杂税不要太高,至少能让老百姓种完地之后,交完地租,交完赋税是他能剩下自己的口粮。 这是最基本的。 如果口粮还能再稍微有点盈余的话,就可以自我改善生活。 当然万一生病的话,一家人又会陷入危机。 因此很多村子难以有几代的家庭。 在【王卫国】的安排之下,他选择试点地区,是京城附近一处郡县。 毕竟他是个大太监了。 现在拥有几百万亩的土地很平常。 别忘记他已经有元婴修为。 还被大乘期老祖看重。 他如果真想兼并土地,弄个千万亩地,亿亩地都不是问题。 在他的管理下,农民的粮食产量得到了迅速提升。 抽水机让旱地身价十倍。 一下变成了水浇地。 “水浇地”这三个字,只有封建社会的农民能知道它的含义。 旱地二三两银子一亩,甚至没人要;水浇地可以20两,乃至40两都没人卖,必然是要家破人亡的时候才肯卖。 而且还借助无限能源,成本低廉。 给百姓供应水后,收取的成本仅仅每亩几合粮食。 聊胜于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