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事业脑咸鱼在八零 第63节 (第7/9页)
城市,可大-连也是辽东的一份子,他们哪能建议陶娇杏把大-连的产业搬回到沈市来? 辽东省政-府开了好几轮地会,想出一个主意来——引陶娇杏进入辽东省的发展改革规划局。 直接给陶娇杏一个正职不符合行政流程,可是凭借陶娇杏的影响力以及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这份含金量十足的学历,给陶娇杏一个分管某一片区发展改革规划的副职还是符合规定的。 辽东省政-府直接下注,搭乘东北牧场、东北药厂这几个大型民营产业群的东风扶摇直上了。 听起来有些离谱,可实际情况却丁点儿离谱都算不上。 放到古代,偌大一个国-家的治理,全都是靠一个人拍脑袋制定呢!时代的红利,并不会眷顾到所有人,而是先将一块极大的蛋糕抛在少数人的头顶上,由这些少数人尝到甜头、吃饱肚子之后,再将甜头分给所有人。 在辽东省政-府的眼中,陶娇杏很明显就是那个吃到了时代红利的‘天选之子’。 辽东省的一把手与二把手亲自出马,找陶娇杏约谈了加入组织的事宜,等陶娇杏写了加入组织的申请书之后,以光速审批完全部流程与手续,回头就将委任书发到了陶娇杏手上。 陶娇杏分管的片区不是省政-府帮她敲定的,而是她自己选的。 陶娇杏考虑到将来的发展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走了,需要考虑连续性以及中间运输的成本,便在大-连与沈市的中间连了一条线,选中了这条线经过的城市后,再选择一些与这些城市临近的城市……画到地图上看,就好似是从海岸线向内地定了一根钉子。 这不是钉子,这是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