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77 军火贸易 (第3/6页)
据统计,洋务运动时期,清朝建造的工厂生产的枪大约是17万支,不到同期沙俄的近1/10。而大清的造船厂建造的船舶不到十万吨。 与之相比,讽刺的一点,在号称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中,大清却是花费了近1.5亿两白银去购买外国先进的军火。 而这些军火包括了几千门火炮,几百艘舰艇。 据不知名资料统计,1911年的中国军火贸易总额大约在二千万两白银左右。 国内的市场占据了近百分之六十的份额。 但是辛亥革命后,不仅是军火贸易额迅速地增加了,军火贸易总额大约达到了近五千万两白银,而且国外的份额迅速地增长到了近百分之七十。 换句话说,在民国时期,国内的兵工厂迅速地没落了。 ~~~~~~ “张兄,你可不知道,我是费好大劲才弄来军火的啊!” 山西,太原,西城胡同。 一处僻静的小茶馆,戴着爵士帽的军火掮客敲着桌子诱惑道。 听到军火二字,身穿灰色军装的,肩上有着军衔的军官迫切的问道。 “多少枪?多少炮?多少钱?” 敲了敲桌子,掮客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蘸了蘸茶水,他用右手食指在木头桌子上缓缓地写了几个数字。 3000。100。100。 “3000支枪,100门炮,100万银元。” 砸砸了嘴巴,少校试探着问道:“这个价钱是不是有点贵了?” 摇了摇头,掮客缓缓地说道:“三千支德国1895毛瑟步枪,100门57mm的德式炮,这个价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