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六:1901_第203章 北洋的政治风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3章 北洋的政治风暴 (第1/4页)

    在巴尔干战争还在预演的时候,在北平的北洋政府却是迎来了一次巨大的政治风暴。而政治风暴的起源就是几家大的报纸机构公开的发表了“刘湘失踪”事件。

    同时,在这些报刊上,很多的南方评论家都是发表了对于“刘湘失踪”相应的评论。

    值得指出的一点,除了南方的申报,时务报,民报之外,北方由严复开创的国闻报也对此次的事件发表了看法。

    而这其中的意味值得让人寻思。

    作为西南联合的官方报纸,紧随这几家报纸之后,观点报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大片幅度的报导和事实阐述。

    有明眼人可以看出,在这些大报纸的报道和评论中,大部分的编撰人和评论家对于老袁的处理能力都是一种“略带批判”的态度。

    尤其是南方的民报,这也即是同盟会对外宣传的报刊,它更是赤裸裸的表达了为秦石璜“打抱不平”的情绪。

    ~~~~~~~

    《民报》虽然是在1905年正式发报的,但是《民报》在1908年是被当局停止向外发报过一段时间的。

    民报的前期,也即是在1908年之前,它的主要的任务是与维新派的保皇派进行舆论博弈,它的立场是反对皇帝的存在。当时的民报主编是章太炎。

    而当时两方人的舆论战场是在日本。但是随着争论的范围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日本政府的干预下,两家报刊在1908年都被勒令停刊了。

    在1908年之后,民报虽然也发行过几期报纸,但是那个时候的民报属性就不是公众性的了。而是一种会报的存在,它的对象是朝向同盟会内部的革命人员了。

    这个时期的民报就类似官员的邸报了。

    随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