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章 证券所的神秘商人 (第4/5页)
是这仍然改变不了轮船招商局的慢慢的腐败的气息。同时因为李鸿章的去世,洋务运动宣告失败,这个之前被寄予厚望的招商局也慢慢的变得颓废了。 当然了,谚语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据估计,在辛亥革命前,轮船招商局占据了中国内陆航运的百分之四十的份额,在中国对外的远洋的贸易中(这里的远洋贸易特使指的是日本,南洋的贸易),轮船招商局也占有了近百分之二十的份额。 但是随着辛亥革命的突然爆发,清政府的无能为力。 因此在最开始,清政府是想要推出一个“罪人”缓解国内的形势的。 而作为首先提出的铁路收归国有的协议的邮政总长盛宣怀自然地就成为了清政府的替罪羊。 毕竟就是这个铁路国有的协议才引发了保路运动,才引发了辛亥革命。 不过盛宣怀是个很是精明的商人,他在听闻了清政府的推锅的行动,以及袁世凯即将出山的消息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跑到了邻近的日本躲避灾祸去了。 推锅只是一个丢职位的下场,但是老袁上台,盛宣怀估计自己要掉脑袋的。 而这还得从盛宣怀和老袁的矛盾说起。 在1905年,当时在天津练兵的老袁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在政治上,老袁不仅是成为了权臣,而且在军事上,老袁还手握这北洋五镇的兵力。 不过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得意却丝毫掩盖不了老袁的口袋可是空空如也的事实。 因此在当时,老袁想用手中的权利让当时主管洋务运动的资产的盛宣怀把一些盈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