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35节 (第1/7页)
赵骏不解道:“这跟曹家有什么关系?” 蔡齐说道:“曹家在汴梁有武器制造工坊三处,皆供应捧日、虎翼、马司等二十余营。” “前几年就有李家、王家、石家、高家、刘家等数个勋贵家族的人希望朝廷能够把火器司的手榴弹制作交给他们,当时你正在南巡,被官家和我等拒绝了。” 宋绶也说道:“我们也知道火药是机密,必不能外泄。但随着火药出现,寻常的武器装备显然不再需要,这严重地侵害了他们的利益。” 赵骏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曹家供应二十余营,就是一万余人的武器装备制造,禁军一套武器装备少则二三十贯,多则上百贯,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你猜猜有多少?若是全面替换成火器,他们损失会多大?” 吕夷简看着他不由得露出微笑。 宋初时期,赵匡胤禁止地方打造武器装备,将大量手工艺匠人迁至汴梁,设立军器监,建立起官营武器打造体系。 这一举措一来可以集中产业规模,打造出整武器装备制造的上下游结构体系;二来也能够削弱地方上的武器制造,达到赵匡胤最初设定的“强干弱枝”战略。 但随着时间推移,官营打造的武器装备质量差、效率低、管理混乱等等问题凸显出来,使得朝廷的军队都不愿意使用这些武器,干脆从民间采办。 而且民间也逐渐放开了武器打造,就连一些禁用武器都可以私下生产。 这其中主要的经营者就是权贵和将门,他们从官营武器工坊当中大量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