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26 (第1/4页)
脖子,但是,斯图鲁松室长什么都没说,大叹一口气,在门边转身,客客气气的招待随行而至的客人们。 让人松了口气的是亭子里的布置完全拷贝自实验研究室,要不然海姆达尔还得想法子说服自己他们在中国茶亭的内部,而现在,他大可以告诉自己,我就在实验研究室里。 客人们对海姆达尔的明智选择十分满意,因为这座亭子不单有盖子,有柱子,它还有能够挡风遮雨的坚固墙壁,以及高而阔的窗户。与其说这里是一般意义上的亭子,还不如说这就是一座小房子。 斯图鲁松室长大概是他们中唯一一个不怎么开心的,他的不开心不能怪任何人,任何建筑,包括任何古代欧洲人,甚至是已经作古了二百多年的腓特烈二世,因为一切都是他自个儿的一厢情愿,没有人逼迫他,是他自己那么认为的。 这座属于实验研究室的亭子翻版自着名的“中国茶亭”,它还有个更靠谱的名字“中国楼”。斯图鲁松室长当初听威克多说起德国的忘忧宫时无耻的溜号了,记忆中残留下大片断续的模糊,换句话说只听了个大概,再加上没有实地考察过,就自说自话的认定了中国茶亭就是他概念中中国的亭子该有的模样。 当卡卡洛夫找他在挑战书上签名时,询问他想要弄出个什么样的亭子,他毫不犹豫的回答“中国茶亭”。卡卡洛夫校长比他有见识多了,一听这答案看他的眼神儿都不同了,诧异道,“看不出你还喜欢那种模式。” 斯图鲁松室长又一厢情愿的误会了这话的言下之意,笃定的点头,“我就是喜欢那种样式。” 然后,传说中的中国茶亭拔地而起,模样儿上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