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香江_第330章 盖文风险基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0章 盖文风险基金 (第2/4页)

没有例外,而九十年代所谓四大对冲基金全部阵亡于小概率事件。

    话说北美近几年,类似的风险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二战后婴儿潮的一代人已经成为消费的主力,为了将来无忧无虑的退休生活,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投在这类基金中,而这种旺盛的购买力,以及对投资组合的信任,正在造就风险基金最好的时代。

    这就是金鹿投资接手盖文风险基金的主要原因,一家有着十多年历史的基金公司,有完整的架构,经验丰富的证券经理,稳定的客户,可以省去金鹿投资很多事情。只不过宏观经济策略风险太大啊,还是价值投资保险一些,更何况,价值投资本就是盖文风险基金的传统技能。

    但是关键在于创始人丹尼尔?理查德,这个老头自从跳出价值投资的窠臼之后,对于宏观经济政策很是执着,以至于本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今却是有些麻烦。当然,也可能不是执着,只是凭借着创始人以及华尔街大佬的身份,即便是破产了,依旧很傲慢地对待来自港城的投资公司,并寻求更大的权利。

    不过没了张屠夫,自然还有李屠夫,换个人就是了,毕竟有前车之鉴,蔡致良对丹尼尔也缺乏信心,或许还是跟在量子基金与老虎基金之后亦步亦趋为好,而且必须控制份额。

    另一方面,在股市最为给力的九十年代,完全没必要冒什么风险,便可以获得超额的收益,为了长远计,价值投资理论就很合适。

    “估计得换人,作为一个投机者,丹尼尔有些固执地不可理喻,或许认为我们最终会让步吧。”齐恒很不喜欢这个人,对其控制盖文风险基金公司也是一种阻碍,道:“弗兰科可以接替丹尼尔,李琼瑜也可以派过去。”

    蔡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