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 吞云吐雾的大清朝 (第2/7页)
灭,不容易引发火灾外,在吸食时还会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康雍乾三朝的皇帝虽然都不抽烟,也不喜欢臣子抽烟,但却不禁止民间种烟,这也是闵烟兴盛的主要原因。比如福建的漳州、汀州、浦城、兴华所制做的烟丝都是行销全国各地。尤其是浦城所产的建烟,已经成为宫里每年都要采购的贡品。 至于后世卷烟大行其道的原因,除了因为采用工业设备大规模制造外,庞大的销售体系、强有力的资本支持、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也是卷烟取代传统的烟杆、烟袋锅子的重要原因。 面对开局不理想的状况,老黄有些气馁,早知道就不带这么多卷烟回来了。要知道离开北海镇时,赵新足足给了他们两人八千盒卷烟。这要是买不掉,烟草放久了受潮的话,好几百两银子可就白白浪费了。 沈敬丹却不是很着急,他记得临走前赵新对他说过,一开始卖出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从城市到农村的庞大大销售网络。只要有了这个网络,卷烟才能大行其道。 之后的十数天里,沈黄二人游走各家会馆,卷烟没有卖出去多少,反倒是将皮货卖掉了大半。 至于那些俵物,暂时都放在老黄家开设的“黄升泰”南北杂货店里,慢慢卖吧。 眼看最值钱的货物都处理的差不多了,沈敬丹便与老黄告辞,带着仆人阿四,雇了一艘小船,从吴淞江转南运河,直奔扬州而去。 两天后,小船停靠在了扬州城东关门外的运河码头上。甫一踏上码头,沈敬丹不禁脱口道:“总算到家了。” 明嘉靖三十四年,时任扬州知府吴桂芳为防止倭寇侵扰,以宋代扬州大城的东郭为基础,修筑外城,也被称为“新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